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暨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月度分析会(总第15期)

2024年11月28日,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举办了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暨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月度分析会(2024年11月)(总第15期)。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的特邀嘉宾及校内外师生数十人参与了本次线上会议。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主题报告,对2024年10月中国外贸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第二阶段为专题报告,分别为“外部需求转移:事实,影响与应对”和“美国对华商品加税后,人民币不得不贬值?”会议由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书记 、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主任杨武副教授主持。

主题报告阶段

庄天宇(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首席研究员)发布了题为《2024年10月中国外贸大数据分析简报:趋势、结构以及预警预测》的研究报告:

报告基于全球贸易数据,对中国外贸的国际环境、自身趋势和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预测。前10个月,我国外贸整体保持上行态势,符合年初的谨慎乐观预期,出口增速波动上升。对美贸易方面,美国多年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而让美国贸易逆差年均增长5.0%(今年前三季度增长9.3%)。前三季度数据显示,美国对欧盟、东盟、墨西哥等的贸易逆差分别为对华贸易逆差的78%、74%、55%,这些受惠于大国竞争的国家或地区,近年对美国出口大增,享有巨额贸易顺差,很可能被优先针对。未来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时间、力度及节奏有不确定性,其可能会优先解决移民、深层政府等内政问题,同时也要顾及加征关税引发潜在的商品通胀风险。

杨武副教授随后对主题报告部分进行总结。他认为关于特朗普再次上台的贸易影响,最重要的两个关注点是关税冲击和多边协议。考虑到特朗普的第一任时的政策特点,美国无疑将对其参与的多边贸易协议重新布局,从而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关税冲击,在当前相较于第一任时更大的通胀压力下,特朗普政府选择逐步加征关税的可能性更大,未来几期的贸易形势论坛将对我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展开深入讨论。

专题报告阶段

钟腾龙(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副教授、国际贸易系主任)做了题为《外部需求转移:事实,影响与应对》 的专题报告:

钟腾龙副教授深入探讨了全球贸易中外部需求转移的现象、影响及应对策略。报告首先揭示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变化,尤其是美国等主要经济体从中国进口的减少与从其他地区进口的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外部需求转移。他进一步区分了负向和正向的外部需求转移,并构建了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这一转移程度。他指出,这种转移不仅受到产业链梯度转移和供应链去风险化的影响,还与政治因素如大国博弈和意识形态等非经济因素有关。报告强调,中国面临的负向外部需求转移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尤为明显,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相对受益。报告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拓展出口目的地、出口转内销、对外投资以及企业创新等,以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依赖度。此外,报告还分析了负向外部需求转移的原因,包括产业链梯度转移、供应链去风险化以及政治因素,如意识形态、大国博弈等。报告最后提出,中国应通过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出口转内销、对外投资以及企业创新等策略来应对外部需求转移的挑战。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缓解外部需求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

吴 铮(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分析师)点评:

钟老师通过量化方法深入分析了外部需求转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明确了“负向”和“正向”需求转移的判定标准,并构建了创新性的衡量指标。同时,报告结合历史与当前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并基于地缘政治和产业梯度分别讨论了中国面临的情况,结果表明中国总体需求转移呈正向,其中,发展中国家与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显著增长值得关注。基于此结论,报告还探讨了规模效益与竞争效益对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的双重影响,提出应通过出口转内销、高新技术投资等策略,以增强发达国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从而化挑战为机遇。

李容楠(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做了题为《美国对华商品加税后,人民币不得不贬值?》 的专题报告:

李容楠总监首先分析了中国应对美国关税战的三种手段——对等反制、转口贸易规避和金融手段,提出人民币贬值短期可以抵消部分加税影响,一定程度上维持中国对美出口竞争力,但需要警惕在中长期引发资本外流和打击本币信心的风险。根据历史数据,报告预测特朗普政府执政4年可能将进入美元强势、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周期,并从中国央行、外国金融机构、金融专家和历史贸易数据等不同角度预估了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李总监进一步分析人民币持续贬值对外贸、外资、外债和对外经济合作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中国可能面临制造业转移、人民币资产价值下降引起的资本外流、美元计价债务偿债压力增大和一带一路项目成本增加的困境,从而使得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上升。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贸企业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较高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他提出了几点中肯建议供企业界人士参考,一是战略收缩,聚焦核心业务;二是现金为王,保证现金流充足;三是资产多元化,分散风险。

赵 茜(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副教授)点评:

李总监从多个维度就美国加征关税与人民币贬值的联系、对经济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企业的应对策略。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时,人民币汇率曾出现贬值,因此,部分投资者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的贬值预期。除了预期之外,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美国加征关税会从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两个渠道对汇率产生潜在影响。不过,汇率变化绝不是某一事件单独影响的结果,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国促增长的宏观调控措施都会影响汇率变化。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受住了多轮冲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更多运用人民币跨境收支、远期外汇交易等手段规避汇率风险,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成立背景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与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闻资讯”)联合建设的新型高端智库重要品牌活动“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于2023年9月创立。论坛坚持将中央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学科、人才优势与中央决策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发挥瀚闻资讯拥有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以及作为创新型、高影响力的独立国际贸易研究智库优势,将社会力量与学术力量相结合,将扎根中国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将创新思想与科学方法论相结合,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发布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举办全球贸易形势研讨会,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宗旨

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进行监测与动态追踪研究,对中国以及全球贸易各种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发布贸易分析与预测报告,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主张和政策建议,为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主办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

[ 2024-11-28 ]
论坛
线上